close

【從「拾金不昧」談起】


家境清寒的窮小學生能拾金不昧;大學生撿到皮夾,却拿了錢扔掉皮夾,想暗槓掉。被人見了還說是「無主的」!不得不還給失主時,還要分三成!羞呀!



只要人造的,那有無主之物。佛法戒「不与取」,不与而取,非偷即盜可知。人間本來就是一個共生的社會,相互依存,遺失的財物都帶著失主的汗血和著急,沒有可以被侵吞的理由,侵吞了就是背反了同儕共生的道義了。



皮夾中必有失主的資料,不想直接還給失主,也可以上交警局處理,若真是無主之物,法定招領期间過後,也是拾者所有。


許多拾金不昧的事實,小學生或中學生都能做到,也都能体貼失主的著急,有的送交警局,有的留守失物現場,耐心的等待失主尋來,再原封不動奉還,還都辭謝失主的任何饋贈!而這些拾金不昧的小孩,背景都是窮苦人家的子弟,竟能「臨财毋苟得」,不容易啊!大學生的貪饞嘴臉,真的很難看!


菩薩本生鬘論云:身边無他人,非表示無人在現場,因為還有我自己在。若有目擊者或會看到我做的錯事,但無人比我自已看得更深入。


東漢太尉楊震為荊州剌使時,有某人,被朝廷派任當地方官,夤夜私訪震,欲行賄,請其疏通関節,調職中央,為震所卻。某人云:「此事無人知!」震勃然怒責之曰:「汝知、我知、天知、地知,怎會沒人知!」


儒門修行最重「獨慎」的工夫。若人前說的一套,人後又做的是另一套,言行相違,最讓人看不起了。


讀古書,常見許多篇章風頌的「理想社會」,其極致就是「夜不閉戶,路不拾遺。」這表示理想社會的人民,能不貪不取,而且安份守己,都能如孔子說的「素富貴,行乎富貴;素貧窮,行乎貧窮。」「不義而富且貴,於我如浮雲!」這是一種心的駕御。學校所以教讀聖賢書,就是要學生學做這些。


如今中小學生能躬行実踐的事,大學生却做不到。豈是台灣教育越是高層次,師資越差嗎?還是拜金主義作祟,笑貧不笑娼,風氣的腐靡,使「一齊人教之,眾楚人咻之」终致教育徒勞___傷亷妄取而不以為非?


富貴是人之所欲,也值得人去追求的目標。孔子說的「富貴而可求,雖執鞭之士,吾亦為之。」套句白話說,就是:開計程車若可以求得富貴的話,孔子也願意當「運將」。這裏「可、不可」的決定,端依是否能合乎「義理」的規格,就是「可以取。取傷亷,可以不取!」


佛法戒「三毒﹕貪、瞋、痴」,但也不反對信眾求富貴,只是要依「八正道」(註)以求之。凡富貴之取得涉三毒,便不是好事,會被壞的因果纒結而變成煩惱苦根。所以,若人認真生活,依「正法」,在「正業」上「正精進」打拚,這樣做了,還不能保証就可以有大成就,佛還說:「正命」,因還要有前世善業、今世善緣來相牽成,不是都随人意、心想事成的。


就我的經驗認知,貧、富是心感覺的問題___知足者富,不知足者恆貧。能量入為出必有餘,有餘则不為財困。寅吃卯糧必窘,举債是出賣自由,當然是苦。


貴、賤也是心的感覺的問題,不求人者最大,這是「貴」;而有求於人,即孟子說的:「趙孟之所貴,趙孟能賤之。」奴才要看主人的顏色,這就是「賤」。


如今生活在自由的社會裡,凡事能自己解決的事就自已解決,央人或沾親帶故去攀緣,就會把人情債引上身了,則自由的高「贵」情操必會受累而減色。


封建時代,「隱士」常逃世以避「王命」之加身,蓋防失去心身的自由也。如今服公職是為了服務人民,若無大願心相副,而自視為古時的當官者,那就把公職作「賤」了。


中小學生的「拾金不昧」,表現得自足而從容,是富贵人也;許多高學歷、领高薪的公職者,却還貪污舞弊,是貧且賤者,最可恥了。



(註)「八正道」:佛家語,亦名「八聖道」,謂八種正直之道,依之而行,循序而進,能使人遠離邪非妄想,究竟涅槃,得大圓滿。有___


一、正見:明識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諦之理,開發自性本具的無漏(「漏」,煩惱也)真智慧之本體。


二、正思惟:以無漏心所為体,思惟四諦,如實知見,使本真智慧之體更加增長。


三、正語:以真智慧清淨口業。


四、正業:以真智慧清淨身業。


五、正命:清淨身、口、意「三業」,依顺正法而活命也。


六、正精進:依持真智慧,猛精進,追求大圆滿的聖境。


七、正念:以真智慧憶念正道,念念相續而無邪妄也。


八、正定:以真智慧,制心不亂,如水之澄清無波,入於清淨之禅定也。


 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oselin0515 的頭像
    joselin0515

    隨想錄

    joselin0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