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我對未來的看法】
《春秋》有所謂「三世說」,就是將歷史分成「據亂世」、「昇平世」和「太平世」三個階段,「太平世」就是《禮運》的「大同世界」。就我讀史的觀察,基本上是對的;治(昇平世)、亂(據亂世)相輪迴是可確認的。但「太平世」則似乎從不曾出現過。這就像佛法的極境___「湼槃寂淨」的恆定淨土,很難達成一樣。
我的看法是:祗要人間的活動依然局限在這地球上,沒有另外一個或更多的地球可以開發使用時,則任何有限的資源空間,都必有其成長的極限,這就會導致「輪迴」的現象。在經濟的事相上繁榮和蕭條相輪迴,在政治的事相上是治、亂相因。這是必然的。
當下的世界就要走入全球性的屬於「據亂世」的門限了。以下是我的觀察:
(一)人口太多了,所形成的資源供應的壓力,地球已經負荷不了了。
所謂的「食之者眾,生之者寡,則國恆貧。」個人若失業了,入不敷出,寅吃卯糧,赤貧也是必然的。
地球從開始有生物以來的35億多年,所負荷的資源消耗的壓力,從無如現在的嚴酷!除了要面對石油和淡水的嚴重匱乏外;環境汙染(包括大氣層到地下水等);聚落城市的建築對地表山川平野的破壞,連帶地使普世的農地都在快速的消失中!若再加上氣候的異常,海洋均温的差異變大了,所形成的異常氣候,最不利於糧食作物的種植,則必有糧食的危機和普世的饑饉跟在後頭。
就只搶水和搶糧兩項,國際間就會導致有動武開戰的可能。如中南半島諸國和中國之間,因共有河川,搶水的糾紛將會是禍端。
還有更大的壓力也在形成之中,像過去的中國、印度、印尼及中南半島等較落後的國家,現在普遍地加速了工業化,變成新興的市場和產業基地,所以如今都富起來了。僅這些國家的人口就佔了全球人口之過半,則所形成的人口爆炸、能源消耗、糧食需求等的壓力,都跟著都在飊升之中,對地球的有限資源來說,自然註定會加速被掏空。因此,如果本來預測是二十年才會發生問題的事,就有可能會提前在十年或五年之間發生了。
(二)以台灣而言,也一樣不會有例外!因為台灣本身既缺乏資源,工商業都靠進口原料來加工後,製成品再內外銷。所以還能有厚實的外滙存底,都是上個世紀後半段,「經濟起飛」中,外銷的暢旺所帶來的。
台灣從李登輝時代(註1)開始,繁景就越過了巔峯,也逐漸在向下山路走。政治上國民黨一直在內鬪中消耗,「劣幣驅逐良幣」在黨內發酵了,宋楚瑜帶著一群實務派的人材出走了。這也使陳水扁意外地當選了,造成台灣「政黨輪替」的首例。
李登輝下台以後,馬英九接手了國民黨並當選了總統還連任。但馬英九先天的氣度和後天的能力都不足。他的氣度不足,無包容異議的度量,造成黨內離心離德。他心中有黨無國,也沒有民主的氣度,當阿扁時代的在野黨領袖,却只一味「逢扁必反」,用操縱國會的多數來使政府癱瘓!雖然因此換得了他七百多萬的高票當選了2008年的總統,但使阿扁政府空轉的代價,是使全民受害,最後也造成他的不幸___在金融海嘯的狂濤下,他上台了,因能力之拙劣,又剛愎自用,人和很差,難容大材,只能靠龎大的黨產約束黨員,用些「童子軍」或屍居餘氣的老頭子來治國了。沒有理念和經驗、沒有眼光和擔當,當然把個國家越治越亂了!
馬英九帶頭鬧事,政府本身就是亂源。他越強調改革和堅持公義,因政策的錯誤誘導,反而強化了來自反改革的張力,並深化了現實的不公不義。如今應該「改革」的弊端都昭彰在目了,社會已有了公論和期待,馬英九却還在裝瞎裝聾!此時此刻的故意拖延,會加速台灣的全面崩壞!
(三)台灣的現狀不是GDP能否保1或破1的問題了。
經濟成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。像佛經說的「成、住、壞、空」一般,現在普世都走在「壞、空」的時段裏,處於萎謝之中的經濟体,若不能保1,或竟致負成長時,拮据籌維之道,就應該要鼓勵節儉,而不是消費。政策的重心,應該是「損有餘以補不足」。
任何資源匱乏的時代裏,大資本吃小資本是必然的事。政府應該用力在防止「劫貧濟富」所謂「扶植大企業」的事還一再發生。當前此刻許多政策都很反常,像「國華保險」被吞併一案,令人匪夷所思,政府的公帑七、八佰億竟這樣被搬走了。
養財團如養虎豹,養大了會反噬的。
韓國的朴槿惠當選了總統,政見目標在重建「中產階級」。在韓國的現狀裏,寥寥四、五家企業体已掌控全韓國超過75%的產業,這事實,在這個時候才想要打破這種獨占的控制面,很不容易呀!
在美國,從1890年就通過了「反托辣斯法案」(註2),禁止企業體「獨占」、「壟斷」的行為。「法案」當時的背景是市場被許多「大王」如鋼鉄大玉、石油大王、汽車大王等,獨占了!一枝之獨秀,使下游的中小企業必需接受這些「大王」的唯一定價,否則只好關門。不公平競爭的影響,一定會窒息了產業活動力,和不利於開放市場的公平競爭。到老羅斯福總統(T.Roosevelt 1901 ~1909年)上任後,在他的任期內,他就運用「反托辣斯法」,強廹獨占的企業体解散,使美國國力從此脫胎換骨,奠定以後百年的美國是世界政經霸主的地位。
台灣目前的企業財團還沒有像昔日美國的「大王」或當前的韓國「三星」、「現代」等的嚴重,但也正在形成之中。瞞頇的馬政府似正在助長之使成為氣候!這在產業上既會造成日後更大的經濟蕭條和失業潮,在社會上也使得貧富更尖銳化地對立。絕對不是吉兆!
此時的台灣最廹切的、要快做的是:擴大就業和公平分配的問題。以後的局面,若能維持「小康」就不錯了。這必要政府有心,才能在越來越少的財源可支用之條件下,用來「雪中送炭」,支援民間的中小企業再站起來。若不這樣做,還是當「凱子」、或甚至捨身餵虎,放任大企業掏空國庫,政府失能之下,勞資對摃的結果,必是玉石俱焚。這種事,從歷史上看,就是朝代末的景況,都可以用來對照的。
總之,台灣的好光景已經過去了,這也是世界當前必走的趨勢。馬英九的BUMBLER性格和他適時地出現在台灣的政壇,並當了台灣的領頭羊,他正帶著台灣跳下了政經的懸崖。這就是台灣人的「共業」災難,會不會摔死,就看各人的造化了。
(註1)
李登輝也是引財團進入國民黨中當「中常委」的國民黨主席。在蔣經國時代,財團只能靠边站。李登輝引進了財團是想壯大自已,但結果並無助於他在國民黨的孤單,終於被馬英九逼下台了。但財團却也從此政經通吃了。現在國會中靠財團在背後支持的「猪仔議員」很多,這些人若再加上平時由國民黨圈飬的,在國會中,台灣的真正民意都難聽到了。
(註2)
「反托辣斯法案」又稱「謝爾曼法案」。是1890年美國國會以美國參議員John Sherman(1823~1900)的「謝爾曼反托辣斯法」(The Sherman Antitrust)修訂通過的法律。目的是防止不公平的競爭和壟斷行為。該項法案提出的背景,是用來挽救被超大型企業獨占、壟斷下,導致1880年代前後已普遍停滯和蕭條的美國經濟。通過十年後,到老羅斯福總統的任期內,成為強而有力用以解散獨占企業体的「狼牙棒」,也使許多在國會中被財團圈養的「猪仔議員」有所收斂、也被選民罷免淘汰了。孫中山演說「三民主義」時,指被北洋政府收買的國會議員為「猪仔議員」,這名詞就是引用自那个時期的美國國會。 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