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【隨想短章___人生贅語之3】
∮ 佛法云:「人空法亦空。」「空」就是「無常」,是「遷異不住」的意思。行者若識得空,而以空對應空,即以「變」應「變」,其契機之微妙處就是「般若」﹝善巧方便的智慧﹞。觀空無我,「無我」者,視「我」若無,等於「空」,則此心如明鏡之無塵垢,而隨時持此心,契入法爾之如如(与天地自然之符節相和)。則隨緣而應化無窮,可得隨遇而安的無礙自在。人之過失常因於造作和逞能,精勤是必要的,但要懂得量力量能,不然也要有和与人共事的智慧。
∮法無我,然修行在我___
人空,法空;然修行在我,則不可滯空,六祖曰:「道須通流。」行者於此處但精進耳。蓋放空無我乃是一番大精進的功夫也。人不能放空時則處處生障礙,障礙由自心生。無我時,則空無限量,天地蒼生常在我懷抱。即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在《岳陽樓記》一文中所抒露的「先憂後楽」的悲悯眾生的心懷,就是這樣善養出来的。有此心則生死得失不再介懷,於佛家言就是大自在即「湼槃」也。孟子言:「人性本善」;荀子言:「人性本惡」;《壇經》則云:「佛性本清淨,何處有塵埃?」(依敦煌本)則見解雖異,但人要修則一也。蓋不修則不能存善、去惡或回歸本來的清淨。*只是人間事偏偏都因執我才生出許多妄想、分別和是非___我是汝非,黨同伐異,非藍即綠,不肯面對真相和現實!凡事若不願意先立身在大我的利害得失上去權衡,人才會活得很辛苦,紛紛擾擾不休,終歸以悲劇收場。
*大英博物館敦煌斯坦因《六祖壇經》六祖偈曰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無臺。佛性本清淨,何處有塵埃?」
∮太古聖王無書可讀,唯憑一對冷眼和清淨心,用敏感的觸受從陰陽之開闔,四時之運行中演繹、歸納出許多理則當作淑世安民的規範。《易經》就是部「天書」___是聖王觀照自然「無常」的天書。是先聖觀照宇宙遷異的智慧之集大成,以太極、兩儀、四象、八卦之符碼抽繹出天地之運行,四時之相生或相剋,而人處天地間如何順逆感應的律則(卦爻繫辭)。若人能法天則吉,逆天則凶。故德配天地,尊重自然,撫畜萬類,就是「替天行道」。人若會得此天地消長的易理,最能長智慧了。故先聖視《易》為「五經」之首,為諸子百家之總源頭。而孔子晚年喜《易》,曾為《易》撰注「繫辭」。說:「加*我數年,五十**以學《易》,可以無大過矣!」(論語 述而篇)而莊、老道家之説更多演繹天道的發明,於其難言處乃以寓言譬喻之。至於,後人以《易》之 卦、爻而為卜筮算命之附會,不可信也。
註:*「加」與「假」相通,假借也。**「五十」一本作「卒」。
∮欲念或渴愛的心一生起,苦就同時生起。苦來得快,是否也能去得快。端視行者能否於心念生起時即覺。若一直執迷不悟,便淪入苦海了。覺性是去苦的唯一法門,佔有的和失去的都是相同的苦根。保持著不佔有的無欲求之心,所謂「三輪體空」,才能成就「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。」《老子》謂之「玄德」的圓滿境界,也就是佛家的「四無量心__慈、悲、喜、捨。」___菩薩心腸。
∮《法句經》云:「是日已過,命則隨減,如少水魚,斯有何樂?」這是從負面、消極面去看人生。對「定數」的生命,卻在流逝中而隨減,讓人感到無可奈何!其實又何必在乎「定數」是多少?何不隨遇而安,把握住每一剎那的「當下」,使生命過得充滿意義呢!我想人只要随安順命,但不是醉生夢死,要有願心活出生命的意義來,就不致於虛度難得已得的人生。西諺云:「昨天離我們最遠__還在遠去;明天離我們最近__正在逼近。」所以,若當下能精進不放逸,明天就會很充實。生命倏忽如一呼吸之間耳,稍遲疑的「等一下」念頭才出現,可能就錯失了一生!
留言列表